恐怖電影理論


大家參考一下,我們的劇本與後現代主義恐怖電影有關聯!!



電影理論



精神分析學

恐怖電影反映了現代人的恐懼與焦慮,甚至是對恐懼經歷的自覺追求。
恐怖電影與精神分析之間的同構即在於,
影片的真正主旨處在電影敘事的表層之下,
透過視聽結構與表層故事的發掘,揭示出深層的文化心理結構。
現代人的恐懼與焦慮表現於恐怖電影中,因此它本身就是人類心理危機的歷史。
恐怖電影本身雖是以表現恐怖為目的,但從精神分析所揭示出的深層心理來說,
其目的並不在於加深觀眾的恐怖心理,而在於使人的負面壓力可從中渲洩。




後現代主義

保羅·威爾斯將1960年以前的恐怖電影,歸類為現代恐怖電影,
而1960年以後的恐怖電影,歸類為後現代恐怖電影。
伊薩貝爾·彼耐多將1968年之後的恐怖電影,歸類為後現代恐怖電影。
後現代恐怖電影的五個特徵是

·日常生活世界中出現了一個劇烈的破壞行為
· 原有的界限被打破
· 理性的作用受到質疑
· 沒有完整的敘事
· 影片使人產生一種與恐懼緊密相連的體驗

其中第五個特徵為所有恐怖電影所共有。
第一至第三個特徵為所有恐怖電影所有共,
惟現代恐怖電影與後現代恐怖電影在表現這三個特徵時,有所歧異。
第四個特徵為後現代恐怖電影所獨有,所有後現代恐怖電影都沒有完整的敘事。



認知心理學

精神分析學更常於使用聲音驚嚇觀眾,相較於此,
早期表現主義的恐怖電影,則偏向以畫面的光影效果來表現恐怖感。
斯坦利·索羅門認為,雖然驚嚇構成了恐怖電影的類型本質,
但一部電影是否屬於恐怖電影,並不取決於驚嚇效果的程度,
而應該取決於它的藝術手法與思想層面。
有鑑於此,伊莎貝爾·彼耐多從藝術手法提出驚嚇的三個核心要素,
分別是

· 角色的出場
· 銀幕外的潛在威脅
· 對角色所在空間的突然闖入


以上三個要素之所以能夠造成恐怖電影驚嚇的效果,
其認知心理學上的根源來自於
「人腦能檢測附近物體在空間中(包括再現-電影空間)的位置、特性和狀態。」
這種認知心理學的立場將表象本身與再現本身視為人能自覺出真實與虛假
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認知方式,另外一派的看法則認為人永遠只能認知中介圖像,
而無從分辨中介圖像中的真實與虛假。







(摘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90%E6%80%96%E9%9B%BB%E5%BD%B1#.E9.9B.BB.E5.BD.B1.E7.90.86.E8.AB.9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50311 進度作業